当前位置: 首页 > 二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 > 二级建造师辅导资料:隧道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技术

二级建造师辅导资料:隧道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技术

更新时间:2012-04-19 08:59:1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二级建造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熟悉隧道施工测量技术

  一、一般规定

  1.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

  2.隧道施工时应做好下列工作:

  (1)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

  (2)洞外水准点、中线点应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设定。

  (3)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水准点应设在不易损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测量仪器、 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校,保证仪器、工具的技术状态符合使用要求。使用光电测距仪时,应按其使用规定进行。

  (4)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隧道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由洞外和洞门内控制测量误差引起在贯通面产生的贯通误差影响值、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的精度以及两洞口水准点间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均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公路隧道勘测规程》的规定。

  (5)隧道竣工后应提交贯通测量技术成果书,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二、洞内施工测量

  1.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两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

  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

  2.特长隧道、长隧道及采用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设备导向。

  3.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串线法标定,其延伸长度在直线部分不应大于30m 曲线部分不应大于20m。串线法的两吊线间距不宜小于5m。用串线法标定开挖面中线时,其距离可用皮尺丈量。

  4.开挖前应在开挖断面标出设计断面尺寸线,开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并绘出断面图。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导坑的中线每引伸一定距离后,应与下部导坑的中线联测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导坑的中线点或向上部导坑引点。

  5.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6.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墙模。正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无误。

  7.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结合洞内施工情况,测点间距以200~500m为宜。

  8.洞内施千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复核。

  三、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1.贯通误差的测定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时,在贯通面附近定一个临时点,由进测的两方向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所得的闭合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实际的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再置镜于该临时点测求方位角贯通误差。

  (2)采用中线法测量时,应由测量的相向两方向分别向贯通面延伸,并取一临时点,量出两点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得出该隧道的实际贯通误差。

  (3)水准路线由两端向洞内进测,分别测至贯通面附近的同一水准点或中线点上,所测得的高程差值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

  2.贯通误差的调整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1)用折线法调整直线隧道中线。

  (2)曲线隧道,根据实际贯通误差,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长度比例调整中线。

  (3)采取精密导线法测量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

  (4)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

  3.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即调线地段)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进行放样。

  四、竣工测量

  1.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路线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

  2隧道永久中线点,应在竣工测量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属标志。直线上的永久中线点,每200~250m设一个,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终点各设一个;曲线中部,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增加。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

  3.洞内水准点每公里应埋设一个,短于1km的隧道至少设一个,并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

  五、辅助坑道测量

  1.经辅助坑道引人的中线及水准测量,应根据辅助坑道的类型、长度、方向和坡度等,按要求精度在坑道口附近设置洞外控制点。

  2.平行导坑与横洞的引线方法和高程测量均与正洞相同。

  3.斜井中线的方向应由斜井口外直线引伸,可采用正倒镜分中的串线法进行;斜井量距应丈量斜距,测出桩顶高程,求出高差,按斜距换算成水平距离。

  4.竖井测量时,应根据竖井的大小、深度、必要的测量精度决定测量方法。经竖井引入中线的测量可使用钢弦吊锤、激光、经纬仪等。经竖井的高程可将钢卷尺直接吊下测量。

  2B314032 熟悉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一、监控量测的目的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二、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

  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同时应考虑量测费用的经济性,并注意与施工的进程相适应。

  三、量测内容与方法

  1.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应按表2B314032选择量测项目。

  2.爆破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描述,地质变化处和重要地段,应有照片记载。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3.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锚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位于川~Ⅵ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4.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量测项目和施工方法等确定。

  5,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6.测点的测试频率应根据围岩和支护的位移速度及离开挖面的距离确定。

  7.现场量测手段,应根据量测项目及国内外人工量测仪器的现状来选用。一般应尽量选择简单可靠、耐久、成本低、稳定性能好、被测量的物理概念明确、有足够大的量程,便于进行分析和反馈的测试仪器。

  四、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应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2.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3.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4.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日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五、量测管理

  六、竣工文件中应包括下列量测资料

  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

  2.实际测点布置图:

  3.围岩和支扩的位移―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汇录汇总表

  4.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

  5.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2012年一级建造师课程报名>>>     2012年二级建造师课程报名>>>

2012年一级建造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二级建造师课程免费试听>>>

更多相关新闻:  建造师论坛     一级建造师频道     二级建造师频道  

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二级建造师资格查询

二级建造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二级建造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