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试题 >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第三轮摸底测试卷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第三轮摸底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4-03-21 13:40:5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环境影响评价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正在备考,环球网校整理"2014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学习!祝您马到成功!
  特别推荐:2005年-2013年环评师真题汇总2014环评师《各科目》摸底卷第一轮|第二轮
 
  点击查看: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各科目》第三轮摸底测试卷汇总

  案例一: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60万t/a乙烯改扩建工程

  1.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特点,该项目主要关注的问题和评价重点是什么?

  答:根据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周围区域环境特点,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设单位概况调查及现有装置回顾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和总量控制分析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专题评价。

  2.结合乙烯项目特点,如何针对老项目和周围环境现状,充分论证项目选址合理性,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答:采用先进的石化原料工艺路线,对乙烯装置及其配套下游加工装置进行扩建改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规划;乙烯改扩建工程在规划的发展石油化工区域进行建设;利用依托现有装置的空地,无需新征土地,而且充分依托现有的公用工程设施,厂址选择合理,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废气污染防治采用低硫燃料,排放烟气可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工艺废气送火炬焚烧,含烃气体回收。

  乙烯装置废水治理主要问题是裂解气碱洗含硫废碱液的处理。该项目采用湿式氧化处理工艺。湿式氧化分解后的废水与其他含油污水送污水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制定厂址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制度。

  3.改扩建工程如何做好“以新带老”及厂址附近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答:改扩建工程建设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空气中的TSP超标和受纳水域的挥发酚、COD和SS超标。应采用清洁工艺,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末端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对现有环保问题实施“以新带老”或区域削减,使现有环境问题得以改善;通过实施总量控制,使污水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证污染物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4.如何通过本次改扩建,提高生产装置清洁生产水平和减少污染的产生和排放,做到“增产减污”?

  答:改扩建工程的生产装置采用的生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物耗指标低、水资源利用水平高、“三废”排放量较少。与国内同类装置相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现有装置相比,物耗、综合能耗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水资源利用水平较高,吨产品废气、废水的排放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属于清洁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改扩建工程实施后可以做到“增产减污”。

  5. 如何通过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任何情况下事故排放(尤其是事故废水)不污染环境?

  答:

  ① 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距离。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② 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量提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③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设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④ 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放在线分析系统。

  ⑤ 电气、电讯报警系统。

  ⑥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⑦ 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案例二:

  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漂白木浆厂项目

  1.林纸一体化项目需主要关注的问题和评价重点是什么?

  答:林纸一体化项目需主要关注的问题和评价重点是:

  ⑴ 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⑵ 选址布局要合理,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⑶ 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

  ⑷ 重点关注特征污染物,对于不同制浆工艺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如AOX和恶臭)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控制。

  ⑸ 污染治理措施需要多方案论证,废水排污口位置选址及排污方式应优优化论证,纳污水体环境承载论证。

  ⑹ 对化学浆、化机浆、脱墨浆高浓度废水治理措施达标排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应加以论证,注意脱墨废渣处置,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⑺ 厌氧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无组织排放,应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并给出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

  ⑻ 造纸林基地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有针对性提出生态影响的具体防治对策与减缓、恢复及补偿措施。

  2.林纸一体化项目浆(纸厂选址)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林基地选址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1)浆(纸)厂选址应注意的问题

  ①选址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②选址应保障饮用水安全。

  ③厂址区域应有充足的水源,缺水地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作为水源;在沿海河,缺水地区新建造纸项目,鼓励咸水淡化作为补充水源。

  ④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严格按《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提出的在500mm等降雨量线以东的五个地区布局。

  ⑤化学木浆厂应选址于近海地区或水环境容量大及自净能力强的大江、大河下游地 区,废水应离岸排放,避免对重要的近海生态保护区、养殖业和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产卯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造成影响。

  ⑥国家重点水污染整治流域,禁止新建化学制浆企业。

  ⑦黄淮海地区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必须结合原料结构调整,确保流域内污染物大幅削减。宜建设耗水量小,污染相对轻的化学机械浆造纸项目,同时实现“增产减污”目标。

  (2)造纸林基地建设选址应注意问题

  ①造纸林基地建设项目必须纳入《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

  ②禁止下列地域列入造纸林基地范围:自然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廊道,25º以上陡坡地(竹林基地除外)、江河故道、行洪道、分洪道,未经主管部门规划与批准的滩地、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区、《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等法规文件确定的公益林区、湿地保护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扩区建设工程”等地域上产生冲突地区。

  ③对利用退耕还林地的,必须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条例》相关规定。

  ④防止占用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好国土资源,不得占用水土保持林地、水源涵养林地。

  3.硫酸盐制浆工艺的主要恶臭污染源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治理措施?

  答:硫酸盐制浆工艺产生的恶臭主要是硫化氢、甲硫醇、二甲硫醇和二甲二硫醚,统称为TRS(总还原硫)。主要来自蒸煮系统、蒸发站、碱回收炉、石灰窑。

  TRS物质具有酸性及可燃性特点,因此,它们可以通过碱液洗涤、燃烧来处理及加高排气筒的方法来降低控制TRS臭气的影响。

  4.硫酸盐制浆工艺的主要清洁生产技术有哪些?

  答:干法备料、浆板成型、ITC蒸煮、碱回收(含石灰回收)、热电、化学品(主要自备等方面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5.浆(纸)厂工程一般用水量比较大,水资源利用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答:水资源规划及其水资源供给可靠性与环境可行性论证,要求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好地下水、提出中水利用方案,不挤占生活饮用水、生态用水及农业用水。

  6.简述黑液碱回收的原理和基本过程,指出黑液燃烧和绿液苛化代表性的化学反应,并说明绿泥需采用怎样的处置措施。

  答:将制浆黑液经化工过程处理,以回收化学品和热能,再供制浆生产使用的过程。简称碱回收。黑液是植物纤维原料在蒸煮成浆后,从纸浆中分离出被蒸煮药液溶解出来的木素和糖类等有机化合物的碱性溶液及残余的蒸煮液。

  原理:碱回收是应用吕布兰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将黑液中钠的有机化合物烧成碳酸钠及将补充的硫酸钠(芒硝)还原成硫化钠,再经过石灰苛化,制成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和硫化钠的混合液(造纸工业通称为白液)。碱回收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2RCOONa+O2→Na2CO3+CO2+H2O+C

  Na2SO4+2C→Na2S+2CO2

  Na2CO3+CaO+H2O→2NaOH+CaCO3

  碱回收工艺:碱回收包括从纸浆洗涤过程提取黑液、黑液的蒸发浓缩、浓黑液的燃烧、熔融物的溶解苛化和从苛化产生的碳酸钙中回收石灰等基本工序。

  绿泥为含有CaCO3、CaSiO3、有机物、少量碱。绿泥可用于改造林区道路、焚烧制砖或深填埋。

  7.原料林基地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原料林基地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种选址与物种入侵,林地类型变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土壤退化、病虫害防治和面源污染防治等内容。

  案例三:

  孝感―襄樊高速公路工程案例分析

  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末期对项目监管的最后一道关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公路属于公用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其环境影响和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将长期、连续存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还明确规定,承担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者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验收调查时,公路的主体工程和附属设施均已建成,大部分环境影响和事故风险已明确显现。调查单位肩负着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验收依据的重要使命,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科学客观地核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各级环保部门批复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的落实情况。在调查中、还应该注意发现项目中新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明确的补救和整改意见。

  该案例编制较规范,内容基本涵盖了该高速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要求的各个方面,且重点突出,对从事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扩验收调查工作,以及与公路工程相类似的(如铁路、管线建设等)线型工程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均具有一定示范意义。

  根据项目特点,在进行公路等线型工程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对需进行整改的项目,调查单位提出的整改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整改所需投资也应该进行估算。

  (2)当项目位于生态脆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临近自然保护区或位于多个自然保护区之间、临近湿地或位于湿地之间等生态保护要求比较高的区域时,应开展物种、土壤、动物迁徙影响,地表径流影响、湿地间水力联系影响等更深层次的调查,还应该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生态影响分析。

  (3)征地、拆迁、安置和补偿直接涉及建设单位和被拆迁安置群众的切身利益,往往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在大规模拆迁的集中安置地,会产生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新的环境保护问题,除此之外,征地,拆迁、安置和补偿等事宜与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关系。为了使调查更接近客观事实,各种意见调查中,除相应的环保问题外,应注意回避其他问题。

  (4)《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当验收单位发现项目存在重大变更时,应暂停验收调查上作、立即将情况向主管验收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关报告。

  问题与答案: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义和内容是什么?

  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义: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以及落实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①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2.验收调查报告结论部分的现场验收的建议分为几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三类。

  ①建议通过竣工验收。

  对于基本落实了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文件和其他一些对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在工程建设期间和试运行期间未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可建议通过竣工验收。

  ②建议通过竣工验收,但对遗留问题限期整改。

  对于项目建设运营后尚未完成落实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文件和其他一些对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并产生一定环境影响,或项目试运行后虽落实了环境保护要求,仍造成了一定环境影响,但上述影响均能够通过可行的措施消除或减缓,在业主提出可以满足竣工验收要求的整改计划后,可建议通过竣工验收。

  ③不具备验收条件,需限期整改后再组织验收。

  对于在建设期间和试运行期间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文件和其他一些对工程的主要保护要求或大部分要求未能落实的项目,或基本落实了环境保护要求,但在建设期间和试运行期间造成较大或重大的环境影响的项目,应建议限期整改,待项目满足竣工验收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核查后,再进行验收。

  3.公路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

  答:施工期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为生态影响(取弃土场设置及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机械噪声(影响范围200米)、扬尘(影响范围200米)。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交通噪声和扬尘。

  4.“工程建设过程”章节实际是向环境保护管理机关反映什么情况?

  答:向环境保护管理机关反映建设单位遵守“环评法”和“三同时”有关规定的情况。

  5.公路两侧敏感点的噪声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公路两侧敏感点的噪声主要与车流量、路面材质、路基形式、地貌、道路弯曲、路侧植被种类及分布情况、敏感点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建筑物的结构和形式等诸多因素有关。

  6.水环境影响调查通常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水环境影响调查通常包括公路所在区域的水域分布及其特征、水域的功能、水域与公路的位置关系、临近或跨越水体的公路排水方式和去向、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饮用水源取水口分布等内容。

  案例四: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

  西南横断山脉某河流流域总面积23590km2,干流长度423km,天然落差252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178m3/s,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56km处已经有一蓄水5.6亿m3 的“龙头”水库。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5.6万人,涉及有2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8亿元。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龙头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作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该规划提出5个拟议订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段开发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对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5级”方案。

  问题:

  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1.、本项目属于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性质和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看,项目的主要影响是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及水库淹没区的土地利用和社会影响。在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重点是规划分析、生态影响评价和替代方案。规划分析中的本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是重点内容;生态影响评价重点是规划对流域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替代方案分析比较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以及规划取消情况下的“零方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2、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包括:土地淹没对陆生动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此生态影响与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1)直接影响:各规划方案的水库淹没情况;各规划方案的植被损失情况;影响区内有无珍稀(列入国家或地方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间接影响:人为活动增加,水电开发造成的交通、电力输送等活动对植物的破坏。

  3)施工期的临时影响。施工活动造成的植物破坏。

  (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1)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水库的蓄水和发电将造成水库周边频繁交替的水陆变换,可能会影响到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生境条件。河道在丰水期水量会减少,对动物有影响。

  2)施工过程对动物的影响:对鸟类、兽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影响。

  (3)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完整性的影响。

  (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施工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藻类、底栖动物、鱼类的影响。

  2)运行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库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使得生物量增加,种类增加;河道减水对河流中鱼类、底栖生物和藻类等的影响。

  (5)对干流河段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3、规划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规划描述:规划的背景及意义、规划方案简介、规划推荐方案和规划的近期工程及开发顺序等。

  (2)规划目标协调性分析:水电开发规划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与整个流域开发目标的协调,与本地区其他相关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的协调性分析。

  (3)规划的环境限制性因素分析。

  案例五:

  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1.分析项目现状监测不足,列出补充的监测的内容、因子?

  答:不足:首先按照导则确定评价等级,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应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测试。还应进行厂区、渣场及界外农田处的土壤环境和农作物质量监测。

  无组织排放监测,监测因子:SO2、TSP。

  厂区、渣场及界外农田处的土壤环境和农作物质量监测。监测因子:Cu、Pb、Zn、Cd、Cr、As。

  2.根据最新要求,本项目缺少环境影响风险内容,分析该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和步骤?

  答: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制酸系统故障造成高浓度SO2排放的环境事故。发生情况:

  (1)制酸系统SO2转化率降低;

  (2)制酸系统故障停产,粗铜熔炼烟气直接排空。制酸系统转化率下降和故障停车时应有完善的监控手段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和步骤:

  (1) 风险识别;

  (2) 源项分析;

  (3) 后果计算;

  (4) 风险计算和评价;

  (5) 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

  风险可接受分析采用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Rmax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比较:

  Rmax

  Rmax>RL则对该项目需要采取降低安全的措施,以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项目的建设是不可接受的。

  3.确定该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应依据哪些标准及污染因子?

  标准名称:铜冶炼厂(密闭鼓风炉型)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57-89);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63-89)

  污染因子:硫酸雾

  主要依据铜冶炼厂&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污染因子为危险化学品硫酸;

  4.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应补充哪些内容?

  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可分为六大类: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案例应补充: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案例六:

  江苏徐州阚山发电厂一期工程

  1.火电厂运行过程中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又哪些?

  答:运行期环境影响有:

  ①燃煤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对主要保护目标的影响;

  ②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若受纳水体农灌作用且循环水排放,则对农作物的影响;若受纳水体为海水或水库并且排放温排水[如用海水作冷却水],则温排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③噪声对厂界和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④地下水环境预测与评价(此章与贮灰场影响分析重复,可适当调整,应分析灰场与水源地之间的关系);

  ⑤煤场扬尘环境影响分析(此章也可列入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篇章中);

  ⑥贮灰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等。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A.燃烧过程:电厂正常运行时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燃煤的粉碎,燃煤在锅炉内的燃烧以及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经除尘器、烟道、烟囱排入环境空气。在该过程中,可能产生烟气污染物、锅炉清洗废水、灰渣,一些机械转动设备,如磨煤机、风机等可能产生噪声;锅炉启动及事故排气时可能产生排气噪声。

  B.化学水处理过程:化学水处理过程主要是为电厂正常运行提供水质合格的工业补给水,在该过程中,通过若干化学处理过程对原水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主要产生一定量的酸碱废水。

  C.燃煤存贮、输送过程:燃煤存贮及输送时,为防止煤场扬尘影响环境,需对煤场及输煤栈桥进行喷洒或冲洗,从而产生输煤废水。此外,在不利气象条件时,贮煤场可能产生扬尘。

  D.燃油存贮及装卸过程:该过程中,由于油罐脱水及油区冲洗,可能产生少量的含油污水。

  E.发电过程: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如水泵、空压机的运行,可能产生噪声,冷却塔亦产生相当量的排污水及噪声。此外,主厂房内的冲洗可能产生相应的冲洗废水。

  F.除灰渣过程及贮灰过程:除灰渣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灰渣及灰水。贮灰场在贮灰过程中,若管理不当或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可能产生扬尘。

  G.烟气脱硫过程:烟气脱硫过程中,将产生脱硫废水、噪声及石膏。

  2.针对火电厂锅炉烟气排放,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预测SO2、NO2和烟尘(PM10)1h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预测各关心点的日均浓度;预测最大落地轴线浓度及出现距离;预测熏烟浓度及出现距离;进行烟囱高度的合理性论证等内容。

  3.灰场选址应注意哪些问题,灰场主要环境影响及应采取的减缓措施有哪些?

  答:灰场选址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泉域等重点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保护目标,灰场周边村庄应符合500m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实测或类比给出灰场的渗透系数。预测灰场对地下水尤其是附近水源地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渗措施,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对第II类贮存场的要求。

  灰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灰场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灰场不碾压、大风天气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灰场排水对周围地表水体的影响;灰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减缓措施:灰场选址时要注意灰场的渗透系数,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渗措施;加强灰场的运行管理是减少灰场扬尘对环境影响的关键。从防渗漏、防扬尘、防流失等方面提出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提出灰场的防洪措施。山谷型干灰场周围宜设截洪沟,设计标准宜按洪水频率十年一遇进行设计。

  4.火电厂用水量较大,水源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对于缺水地区应采取的机组形式是什么?

  答:火电厂需大量冷却用水(凝汽器冷却、发电厂的冷却、引风机和水泵等轴承的冷却)和锅炉补给水、除灰及吸尘、除硫以及热力用损失的补给水等,所选择的厂址应靠近水源。评价中应考察设计方案和水平衡图是否执行了《火电厂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的设计原则,是否落实了国经贸资源《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精神要求。“通知”提出“国家鼓励新建、扩建燃煤电站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用水量。在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他废水。原则上应建设大型空冷机组,机组耗水指标要控制在0.18m3/(s.GW)以下。这些地区建设的火电厂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规划,配套同步建设。坑口电站项目首先考虑使用矿井疏干水的要求。

  5.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应通过哪些途径予以获得,应征得什么部门的认可?

  答: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二氧化硫和烟尘,通过区域削减予以获得。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9号《关于发布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条件的公告》:

  (1)新建、扩建、改造火电项目必须按照“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要求,通过对现役机组脱硫、关停小机组或排污交易等措施或“区域削减”措施落实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途径,并明确具体的减排措施。

  (2)总局与六家中央管理电力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六大集团)或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二氧化硫削减责任书的脱硫老机组的扩建、改造火电项目,所涉及的老机组脱硫工程的开工、投产进度必须符合责任书有关要求。

  (3)属于六大电力集团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指标必须从六大集团的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由所在电力集团公司和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

  (4)不属于六大电力集团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必须从各省非六大电力集团电力行业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由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

  建设单位在提交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同时提供省级环保部门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的确认文件。

  案例七:

  中英合资―捷利康南通化学品有限公司

  1、本项目工程分析的项目组成除案例所列外,还应列出哪些设施?为何需要列出

  答:储运设施 、生活设施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些设施的分析,核定这些环节中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明确有关的环境影响的来源。

  2、本项目非正常排污工况有哪些?其重点分析内容有哪些?

  答: 本项目非正常排污工况有开车、停车、检修、一般事故和泄漏;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划指标运行。

  本项目非正常排污工况重点分析内容:有一般性事故及泄露等情况下的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异常情况产生时的原因分析,确定污染源强,发生频率和处置措施及对环境的影响。

  3、本项目工程分析除应给出总物料平衡衡算和各装置的物料平衡外,还应进行哪些物料的平衡计算?其目的是什么?

  答:有毒有害物料平衡、有毒有害元素的物料平衡目的:计算污染物的源强,分析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确定对环境的影响,便于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措施的提出,也为环保设施提供依据。

  4、本项目焚烧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焚烧炉的烟囱高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达到排放标准是否一定合理?如何确定其合理的高度?

  答:焚烧炉产生的气体主要: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氢、氨气焚烧炉的烟囱高度符合标准要求,但是达到排放标准不一定合理,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之规定,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焚烧炉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最高建筑物5m以上。

  5、本项目最终排放废水中含有微量吡啶、百草枯、功夫等特征污染物,国家及地方均无相应的排放标准,环评工作中应如何确定和实施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答:参考输出国和发达国家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有关技术资料,由地市级环保局提出,经省和直辖市环保部们批准后实行,报国家环保局备案。

  案例八:

  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明阳糖厂10000t/d技改工程

  1.糖厂项目的工程分析重点是什么?

  答:本工程是技改工程,技改工程污染物排放以有机废水为主,其次为噪声和废气污染。

  现有工程废水已经采取处理措施,氮处理效率低,总排口水质达不到规定标准要求,循环用水率低。技改工程要考虑新增项目的环境保护,采取“以新带老”措施,做好老污染源的治理。因此,弄清工程技改、后污染源情况,分析废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的替代方案是本工程分析的重点。

  2.技改项目与新建工程的工程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技改项目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3.对于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的工业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应重点关注什么问题?

  答:与国内外同类先进企业相比较,从六个方面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找出关键问题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加强环境管理、对设备进行改造,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适用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t/h)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

  使用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适用于使用单台出力65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炉;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单台出力65t/h以上燃油发电锅炉;以及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单台出力65t/h以上采用甘蔗渣、锯末、树皮等生物质燃料的发电锅炉,参照本标准中以煤矸石等为主要燃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5.对于主要污染物量削减的技改项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应包括几部分?

  答:技改前、“以新带老”措施后现有工程、技改项目和技改后4部分。

  编辑推荐: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VIP套餐震撼推出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成绩单及证书领取汇总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频道论坛或加入QQ群:127666639,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环境影响评价师资格查询

环境影响评价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环境影响评价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境影响评价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